北京至莫斯科火车或者汽车沿着“301”国道运行越过巍巍兴安岭之后,便进入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欧亚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呼伦贝尔草原。这片广袤的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向天际。画面上,野草葱葱,花朵艳艳,弯曲的河流缓慢地流向远方,晶莹的湖泊恰似块块碧玉镶嵌在平坦而宽阔的大地上。牛马和骆驼在悠闲地食草,羊群像朵朵白云慢慢漂移。一簇簇蒙古包升起枭枭炊烟,随风飘过阵阵奶香,间或传出悠扬的马头琴声。每当雨过天晴,彩虹拔地而起,将一张弯弓挂上蓝天。而薄雾在地平线上漂拂变幻,给草原带来几分神秘。这就是美丽而神奇的呼伦贝尔草原,保持着大自然原始生态的净土。汽车继续向西运行到地处祖国版图鸡脑勺的我国最大陆路口岸城满洲里之前向南沿着满达公路再行十八公里时,眼前的大地苍茫起来,进而更加辽阔起来,因为此时在这片充满绿色、充满神秘而景观独特的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突然出现烟波浩渺、碧波荡漾、锦鳞游泳、惊涛拍岸的大海。她就是举世闻名的内蒙古bet3365游戏。进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后,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倍增,会对她产生很大的兴趣,进而想了解这片神奇土地的想法会油然而生。
一、自然保护区概况
内蒙古bet3365游戏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部,北邻俄罗斯邦,南与蒙古国相接,出于中蒙俄三国交界处。地理坐标:北纬47、45、50、、——49、20、20、、;东经116、50、10、、——118、10、10、、。保护区总面积74万公顷。保护区内由达赉湖(呼伦湖)、贝尔湖(中国部分)、新达赉湖、乌兰诺尔、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入湖口等河流和大小型湖泊以及湖河岸漫滩组成的湿地面积为3253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4%;草原面积为4083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5%;沙地面积64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9%。bet3365游戏是一个以保护珍禽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区内的湖泊、河流湿地和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以及达赉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即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和迁徙过境的众多水禽和濒危珍稀物种。
《内蒙古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规划》于1985年将达赉湖保护区规划其中,1986年,该规划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同年,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达赉湖珍禽、湿地、草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1990年1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该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十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为乌兰诺尔核心区、嘎拉达白辛核心区、呼伦沟核心区、贝尔湖核心区、小河口旅游区和成吉思汗拴马桩旅游区。
在这片世上少有的“绿色净土”上,有600多种高等植物,包括丹顶鹤大鸨等世界级濒危物种的303种鸟,蒙古高原特有种黄羊等35种兽和30种鱼按照自然界生态位规律生息繁衍,相辅相成。这些物种当中,被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名录的就有55种,我国分布的8种鹤,6种是该保护区的候鸟和旅鸟。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澳洲——东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也是亚洲水禽的重要繁殖地。保护区是一处从事鸟类生态学研究、草原生态演替研究和进行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研究的理想场所。
达赉湖具有湿地的各种功能,人们能直接感受到她是湖区数十万人民赖以生产生活的基础,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芦苇是达赉湖湿地的代表植物,是呼伦贝尔市造纸业的主要生产原料。湖区周围的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生产生活用水都来自达赉湖。达赉湖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基地。达赉湖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这里独特的原始草原湖泊风光,有其观光、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是观鸟、参观自然遗迹和了解北方游牧文明的好去处。
1994年,经呼伦贝尔盟编制委员会批准,内蒙古bet3365游戏管理局正式建立。内设办公室、科技宣教科、资源保护管理科;下设四个核心区保护站和两个旅游区管理站;一个驻新巴尔虎右旗办事处。保护区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为常年进行保护区内湿地、草原和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公众宣传教育及对外合作。
二、bet3365游戏湿地概况及监测
水是大地的血液,干旱区的水更是重要。水不仅为人类生存的保障,而且是万物生灵之生命源泉。长年干旱,大风连天的蒙古高原上,水更是价值连城。呼伦贝尔草原所以肥美,是因为有这些湖泊河流滋润,形成了广阔湿地、草原、沙地多种景观,使得呼伦贝尔成为资源丰富,多个民族,特别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突厥、鲜卑、蒙古等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于此,并逐步繁荣昌盛,建朝立国,走向历史舞台,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伟大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
呼伦贝尔水系,历史上曾经是额尔古纳河上源之一。呼伦湖,又名达赉湖(蒙语大海的意思),是我国第五大湖,内蒙古第一大湖,面积有233900公顷。是一个全国少有的一块污染较轻的“净化乐土”,有着朴实、粗犷的自然美。
贝尔湖为中蒙两国的界湖,作为呼伦湖的姐妹湖,有乌尔逊河连接,它为当地的畜牧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归纳起来,保护区湿地主要由永久性淡水湖河,众多季节性湖河,草本沼泽三种湿地类型组成,具有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湿地生态系统的稀有性、脆弱性、自然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特点。这片湿地一旦要失去,呼伦贝尔草原很难保住。达赉湖湿地生态系统与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一起共同成为了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拥有湿地、草原等众多的景观类型的自然分布,物种多样性的共存等独特自然价值的内蒙古bet3365游戏于2002年1月,被拉姆萨尔公约组织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于2002年11月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保护区鸟类监测工作开始于1995年。具体做法:
1、鸟类迁徙考察。在每年春季4月10——5月1日,是我们这地区众多夏候鸟、旅鸟往北迁徙的时候。自1995年,每年对保护区全范围内进行鸟类考察。以调查统计鸟类区系组成、种群数量、分布地点、行为特征等为主要内容。自从2002年开始,鸟类考察面积扩大到环达赉湖约30000平方千米内所有湖、河湿地。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2、巡护监测,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周围及重点区域和敏感区域划定大小巡护路线、设定巡护观测点进行管理和鸟类观测。在大小巡护路线上共设定50处鸟类观测点。到每个观测点认真填写科研监测记录。
3、常年监测。各站均有一名科研人员,他们都有一本鸟类野外辨认图谱、望远镜和野外调查记录本。对其辖区内鸟类进行常年观测,作好观测记录。他们虽然没参加过正规培训,但经过用野外现场观测、对图谱、查资料等方法自学,认鸟本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保护区内常见种全部认识。
为了更好地掌握保护区内区内湿地、草原植被演替规律,我局从2002年开始对保护区内植物进行监测。监测采取了植物样线的方式,在典型区域内共设湿地区,沙生植被区,退化草原区,草原向湿地过渡区,草原区等五个监测点。每年做50多样方。
样线的方法比较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也有科学可比性。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李博、刘书润先生在对内蒙古草原和湿地植被进行多年的考察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方法。2002年,刘书润先生应邀前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蒙古国达乌尔自然保护区,对中蒙 俄国际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
去年 8月初,我局派一名科研人员去参加由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湿地监测培训班。很好地了解了目前国内外湿地监测内容和技术方法。这对我局开展湿地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对达赉湖湿地的监测可以讲正在全面开展。气象要素、水文、水质、水产资源监测由相关部门从若干年前开始进行着。我局正准备制作3S应用技术软件。
三、保护管理
1、保护管理体系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400平方千米,其中有乌兰诺尔、嘎拉达白辛、呼伦沟、贝尔湖等四个核心区,成吉思汗拴马桩、小河口等两个旅游区。核心区面积为76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0.3%。达赉湖自然保护区面广、点多、线长等特点给定编只有34个人的保护区管理局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进行统一管理和保护,保护区管理局内设局办公室、资源保护管理科、宣教科技科三个职能科室。下设六个管护站。
在自然资源的保护保护管理上,我们建立了纵向条条管理和横向块块管理相结合体系。纵向管理体系:管理局局长——资源保护管理科长——六个管护站站长——各站保护管理人员。横向管理体系:把整个保护区划成六快,分别作为每个站代表管理局进行保护管理和行政执法的管辖。每站有四名职工,其中有一名是站长,负责该站全面工作。其他三个人,分别承担管理与执法、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工作。他们是以互相配合,分工合作的形势来完成各自的任务。每位在站里连续工作21天后回家休息7天。这样一年四季,站里始终保证三个人在工作,一个人在休假。
自从2000年开始,我局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目标化管理责任制制度。把保护区工作进一步细化,把工作任务以岗位责任制量化表的形势落实到每位职工身上。与此同时,管理局出台了行之有效的职工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具体做法上,每月从每位职工工资中留取人民币200元作为个人风险抵押金。局领导对每个职工怎样完成其量化表中制定的一年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的考核。经过考核最终评比出全局职工一年工作优劣。考核成绩合格者发还其风险抵押金,对在全年工作中成绩突出职工还进行嘉奖,对工作成绩不合格职工扣留其风险抵押金。自2004年开始,考核工作由原来的一年一次改为每季度一次。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地总结完善,这些做法切实可行,能够把每个职工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伟大事业的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保护管理工作内容及任务
管理局每年年初制定《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年工作安排》,依据全年工作安排编制全局一年的保护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在保护管理工作中把工作实效放在首位,要从这个高度去学习和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保护管理工作包括内部管理、社区管理、资源管理、工作协调等内容。
(1)内部管理
各站每周保证向局领导打两次电话,汇报本周工作情况。
每个人都要写好工作日志。各站对每季度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上报到局里。
各站要按照我局车辆管理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车辆的使用,确保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特殊情况用车,必须事先向局领导请示批准。驾驶员必须做好出车记录。
(2)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以人为本。
自2000年开始,保护区各站与其关辖范围内部分社区牧民签定了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社区人民生产、生活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为目的的《内蒙古bet3365游戏共同保护协议书》。协议书中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三年多来我们与签协议的居民经常交流,虚心听取居民对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上的想法和建议,搜集自然保护区共同保护协议书履行情况动态信息。此外,我们进行大巡护时走户串包(未签协议书的牧民家),与牧民们经常谈心,交流感情,增加友谊。每年春夏季牧民们把蒙古包都扎到河、湖岸边。该季节是我们做好社区管理的好时机。我们把握好这一有利时机,做好社区协调管理工作。我们经常深入到牧民当中,关心和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了解是否有外来人员在附近地区打鱼摸虾和捕杀野生动物等。对于我们从保护区内清理外来人员的举动,他们是热烈欢迎,并且会积极配合的。真正的牧民不打鱼摸虾、不杀鸟兽,不乱挖坑破坏草原。对于我们保护他们家乡的行动,牧民是完全拥护的。我们充分发挥了牧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天人合一的信仰加强了我们的保护管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搜集管理信息,在每次大巡护中都保证走访3-5户牧民家,。
(3)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以契约化管理为主,做到“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根据近两年的资源管理经验,自然资源的契约式管理十分可行。
资源保护管理科负责编制全局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计划。敦促各保护管理部门按照计划完成全年的保护管理任务。负责全局资源保护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与检查。每个月保证一次深入到各站,现场指导管理工作。经常与站里同志们一起办理破坏资源的行政案件。认真掌握处理案件的法律程序,提高办案能力和执法素质。针对候鸟在春季繁殖及秋季的迁徙规律,到各站指导他们的保护管理工作,组织联合巡护,加强对鸟类主要栖息地区的保护力度。负责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
现场管理工作。以核心区、缓冲区的严格保护和鸟类栖息繁殖地、鱼类回游通道、产卵地等重点生境和敏感区域的管理为重点。各站对其管辖范围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现场管理,主要管理对象的种类、分布、活动范围, 社区对资源的利用状况等都有具体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各站以巡护管理、群众举报案件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来实施现场管理工作。
巡护管理。全局划定的大巡护路线 共 8条,总长为1150千米;小巡护路线也是 8条,总长为550千米。对各核心区及其缓冲区的大巡护,每个月必须保证二次,分别在每月1-3日、16-18日进行。每月对重点地区和敏感地区再加三次小巡护,时间定为每月7日、12日、24日。巡护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次巡护要三个人参加,兼顾资源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宣传教育、搜集信息工作。
为了加强站与站之间的监督工作,特规定其大巡护路线交叉的两个站在每次进行大巡护时必须见面。到场的巡护人员互相在兄弟站的巡护日志表上签名。
(4)管理协调
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工作以三个层次来进行。与旗市政府的协调由局里负责完成。与各苏木及派出所的协调工作由资源保护管理科会同各站去完成。各站负责其辖区内各嘎查及居民的协调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区,理解我们对自然保护区的严格保护工作。会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我们的保护管理工作。
与苏木一级的协调,每年保证两次。与嘎查一级的协调每月保证一次,在核心区大巡护时完成,同时搜集一些资源利用情况的信息。
四、中蒙俄“CMR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回顾与展望
1、国际自然保护区的组建
人类社会步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和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各国人民的愿望。进入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中俄和中蒙关系正常化,三方在发展经济贸易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积极寻求合作的途径。
1992年7月1日—10日,在俄罗斯赤塔州召开了有中、俄、蒙环境保护专家和“国际鹤类基金会”代表参加的“三国四方会议”。会议讨论了中、俄、蒙三国共有边境地区建立国际自然保护区可行性问题。
经多方努力,于1994年3月29日三国政府代表在乌兰巴托签署《协定》,在共同边境地区建立国际自然保护区,纳入中国的达赉湖、蒙古国的蒙古达乌尔和俄罗斯联邦的达乌尔斯克。三个保护区均处于蒙古高原东北部,在植被分区上属于欧亚草原区亚洲中部亚区蒙古高原草原省,又叫达乌尔草原省。因此把该国际自然保护区命名为中蒙俄“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
2、国际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俄蒙两个保护区位于俄蒙界湖—托列湖盆地,且互相接壤,处于达赉湖自然保护区西北,与达赉湖保护区直线距离不到150千米,自然环境十分相似。
蒙古国蒙古达乌尔自然保护区:建于1992年4月,地处蒙古国东方省北部,俄罗斯博尔贾—蒙古乔巴山铁路西侧。保护区管理机构设在乔巴山,直属蒙古国自然与环境部。1998年2月2日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该保护区总面积为1060平方千米。境内两条河流及其许多小支流在境内孕育了很多湖泊、沼泽湿地,为各种水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栖息场所。
俄罗斯达乌尔斯克自然保护区:1987年12月建立,地处俄罗斯赤塔州。总面积为448平方千米。外围有720平方千米的警戒区,相当于我国保护区的缓冲区。管理机构设在鄂嫩区首府下查苏切伊镇。直属俄国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部。保护区以保护托列湖湿地及周边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该保护区于1994年8月成为“国际重要湿地”。1997年7月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3、国际自然保护区的合作
中蒙俄国际自然保护区第一次会议在俄罗斯赤塔举行,会议主要成果:提出中蒙俄国际自然保护区名称、区徽、章程草案和成立中蒙俄国际自然保护区联合委员会议案。
第二次会议于1996年在蒙古国乔巴山举行。CMR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联合委员会正式成立,并组成了工作组,负责实施国际自然保护区合作的具体事物。此次会议上确定了国际自然保护区名称、章程、区徽(即标志)。第三次会议于2000年8月在中国满洲里举行。根据《章程》规定,在过去8年内,国际自然保护区三方开展了下列几方面的密切合作:
联合科学考察。1995年以来,三方分别在蒙古国“蒙古达乌尔”(1995年4月,1998年4月,1999年5月,2002年4月)、达赉湖(1997年7月,2000年7月)、达乌尔斯克(1996年4月)进行了考察。对三个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状况、鸟兽的种类及数量、保护管理情况和社区民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了解。三方经常相互交流信息、经验及科研技术手段。经过近几年的合作,三方不仅对国际自然保护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状况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国际友谊。
宣传教育。1998年4月,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派出2名宣教人员赴蒙古国“蒙古达乌尔”自然保护区参加了国际自然保护区联合宣传工作。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三方宣教人员向当地政府及居民分别介绍了各自保护区的情况,宣传了建立国际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意义。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和“达乌尔斯克”自然保护区播放了介绍各自自然状况和鸟类知识的录像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人员培训。三方得到了湿地国际亚太组织的赞助,成功地举办过两期涉禽调查研究培训班。第一期在蒙古国乔巴山(1999年5月12日—6月1日),第二期在中国满洲里市(2000年7月)举行。经培训和野外实习,学员们较熟练地掌握了涉禽的分类、野外识别、生活习性、统计方法和迁徙特点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国际合作。CMR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与“国际鸟盟”合作,分别于1997年9月在赤塔州鄂嫩区,1999年3月在内蒙古扎赉特旗成功地举行过“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UNDP/GEF蒙古国东部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对科研监测、人员培训等方面创造了不少方便条件。
4、未来的展望
?科研监测。中蒙两方商定,于2002年7月起,共同进行保护区湿地监测工作,聘请内蒙古师范大学著名植物学家刘书润教授前来指导,培训双方科研人员。今后要建立专职监测机构,配备监测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通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方要加强草原火灾的防范管理,进行火生态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强黄羊资源的保护,开展黄羊资源动态监测研究。
?国际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在俄罗斯联邦赤塔州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制定国际自然保护区的10年发展规划、5年工作计划等纲领性文件。今后三方都在规划的范围内按《协定》要求开展跨国保护工作,并且通过对规划的实施争取国际组织的援助。
?宣传教育。今年三方联合出版宣传材料,广泛开展宣传工作,提高CMR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
CMR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三方成员之间的合作是非常积极和诚恳的,通过合作了解对方国家的有关自然保护区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管理措施和科研监测手段,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地提高各自的管理和科研监测水平,对保护好这片达乌尔草原生态系统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中蒙俄三国都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度,但三国组建的CMR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在全球人类共同保护自然资源事业中开辟了的先河,掀开了当今世界共同保护自然的光辉一页。
五、效果
通过系统的监测,基本掌握了保护区内鸟类资源,每种建立资源档案,详细记录每年在保护区及周遍地区的分布区、迁徙时间,种群数量变化等信息。那些珍稀物种的分布区,就是在我们日常巡护管理中的重点区域。我们根据鸟类数量变化情况,调查其主客观因素,制定具体的保护管理方案。
通过监测基本了解保护区内的湿地草原植被状况。对今后进一步摸请保护区内各种植被类型的自然演替规律奠定了基础。
我们已经总结出主要保护对象的种类、分布区域、活动规律和社区居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间、季节的基本规律。为此我们制定了各种实施现场保护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比如,秋冬季把主要精力放在湿地里芦苇柳灌丛的保护管理,投毒下架子捕杀野生动物行为的禁止上,而春夏季各种鸟类栖息地的保护上。
经过努力,保护区与社区各级政府单位、相关机构及广大牧民群众之间的友好关系正在建立和巩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逐步了解自然保护区,理解自然保护人的愿望和神圣的工作任务。在保护区的各项保护管理事业中他们正在发挥作用,在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及捕杀野生动物等方面及时地给我们提供信息。
广大牧民群众逐渐意识到保护区建立而他们得到实惠。譬如说,我们在保护区内清理外来人员的行动,对社区人民安全生产生活和地区社会治安有利;保护草原防止沙化,牧民得到直接利益。
由于减少了保护管理工作中的无效劳动,管理工作效益上来了。
因为现场管理与巡护管理相结合,保护管理基本覆盖了保护区全方位,把管理真空区减少到最低程度。
鸟类栖息繁殖的几处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河流柳灌丛、湖岸岩石地质遗迹、湖岸沙滩景观的保护得以加强。
通过法律培训现场办案,保护管理人员独立办案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全体保护管理人员的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形象在社区公众心目中正在确立。
六、经验
通过对我局近几年的科研监测、保护管理、国际合作工作的总结得知,积累了有以下几个方面经验:
1、科研监测,只要是长期不懈地坚持,会得出有价值的自然规律。对科研监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2、作为国际自然保护区,中蒙俄三方业务人员的英语水平很低,急待提高。目前因为语言问题很难与国际上自然保护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获得国际赞助。
3、作为自然保护工作者,尊重生态系统自然演变过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充分考虑当地社区人的因素。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尽量给他们创造便利条件。譬如,结合日常出车巡护时为他们捎一些日用品,送病人,解救牲畜等。得到牧民群众的拥护,从而消除他们戒备和抵触情绪,参与到我们自然保护工作中来。
4、我们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各苏木官员、牧民、企业生产点进行宣教的时候,分层次、分内容地进行讲解,想办法让他们理解保护区的工作目的是保护,而不是利用索取,保护区不和牧民群众和当地苏木争利益。另一方面,让牧民们懂得,其生产生活与保护区工作息息相关,这是化解保护区与地方苏木、牧民矛盾的一件法宝。
5、普遍认为,我局实施的大小巡护管理的方式比较科学,有可操作性。对过去从未到过的地区进行定点定时地社区管理、科研监测与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也增加了各保护管理站之间的见面次数,给他们提供共同研究各类案件的处理方法的机会。
6、我局岗位责任制量化表使得全体工作人员逐步认识到各自的工作任务,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一点没有夸大地可以这样说,全体保护管理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保护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质量逐年得到提高。